Chatbot大模型作为AI使用者日常最高频接触的工具,目前市场格局也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,从国外的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,到国内大厂纷纷推出自家bot,主打一个供不应求。
面对各怀绝技的Chatbot大模型,普通AI用户应该怎么选、怎么用?考虑到语言优势,今天,appmall.ai就精选和点评几款国内市面主流的Chatbot大模型,帮助你更好地用中文玩转AI生产力工具。
1.第一梯队:DeepSeek、豆包
论及大模型的江湖地位,还得看全球排名方见分晓。2025年3月,知名风投机构a16z发布了全球TOP50 AI工具排行榜。由于我们讨论的是生产力场景,因此主要关注Web端(按月度UV排名)。

可以看到:DeepSeek排名第2,豆包排名第10,是中国Chatbot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。
- DeepSeek:深度思考,专业推理

DeepSeek自今年春节前后全球爆火之后,几乎在知名度方面已经稳坐国内大模型头把交椅。目前,DeepSeek-R1-Distill版也已上线appmall.ai,低至2.3/小时即装即用,非常方便。
在AppMall看来,DeepSeek最大的优势或者说特色就是它的深度思考模式,这一模式在后续其他竞对大模型的迭代中也被参考和复用。
深度思考模式对用户来说有以下价值:(1)便于AI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,包括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场景的分析,对回答角度的罗列;(2)便于用户与AI同步思考,一旦发现有最开始忘记交代的关键背景信息,可以随时中断并补充,节省双方时间,提升产出效率;(3)感受和学习AI的思考方式,更好地适应AI变革时代。
而且,在AppMall的实测中,DeepSeek联网检索时范围会非常广,传统互联网门户并没有额外倾斜权重,也会广泛参考第三方独立站或者博客的内容,尝试给出用户最为全面、客观的答案。
因此,DeepSeek非常适合偏专业性、需要全面整合资料、需要深度思考的提问场景来使用。
- 豆包:内容创作,全面好用

相比DeepSeek,豆包则以功能性、易用性等综合分取胜,基本可以算是Chatbot界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或许正因如此,才可以在短短时间内超越一众竞品,取得现有的市场占有率。
豆包正在集成越来越多的小的功能组件,不仅能够图文、视频、音频生成,还能制作PPT、AI博客、编程等,虽然输出水平并不总能符合预期,但是从AppMall的实测体验看,它一直在持续迭代。

豆包的加分项是,它给用户的感觉从来都是比较质朴,甚至会直接告知没有相关资料,但并不会像DeepSeek一样有时候存在幻觉,编造一些答案。
因此,豆包更适合日常、轻量化场景使用,比如简单问答、内容创作,在处理多媒体需求方面优势突出。
2.主流王者:Qwen3、GLM、Kimi
- Qwen3:AI小诸葛,复杂解题

Qwen3属于主流里后来居上的玩家,背靠阿里的技术能力,刚发布不久就只靠235B参数就横扫各大基准,性能全面超越OpenAI o1和DeepSeek-R1,堪称大模型界的新任“卷王”。
Qwen3也已经上线appmall.ai,价格低至2.3元/小时。它的优势特性主要有两个:
(1)混合思考。可以理解为介于DeepSeek和豆包之间,AI会自动识别用户的需求,并根据情况再思考模式、非思考模式之间无缝切换,避免“杀鸡用牛刀”这种低效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出现。
(2)角色扮演推理。除了数学和科学推理之外,Qwen3还化身AI小诸葛,非常擅长复杂情景问题的推理。比如,在AppMall实测中,要求Qwen3代入某景区运营负责人,在即将举办重大活动前,遭遇合作方甲、乙,主管部门视察等多重困境,其都从博弈角度给出了非常合理(甚至超出用户认知和预期)的答案。

因此,Qwen3更适合被用作复杂场景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数学、科学,或者需要拟人化角色扮演的需求场景。
- GLM:满屏活人感,拟人小助理

GLM-4.1V-Thinking(以下简称“GLM”)从一推出就成了AI Chatbot界的一股清流,原因是它呈现出了满屏的“活人感”,真的能够像人一样理解和识别用户的问题,并给出答案。
GLM也已经上线appmall.ai,价格低至2.3元/小时。相比甚至无法画出一张图的某些AI,它甚至能够通过观看用户提供的图片,准确锚定某个特定主体的位置,或者分析图片细节并进行。
比如,在AppMall是实测之中,GLM能够识别出在以下唐朝宴饮画面中,可乐、智能手机的出现,不符合常识。有点像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的AI小助理。

因此,GLM更适合一些用户对视觉识别方面存在刚需的场景,比如AI定位、图像对比、图像分析等。
- Kimi:AI文曲星,文档分析

Kimi属于国内最早一批Chatbot大模型产品了,而且早期因为投流的大手笔(20天烧钱1个亿),迅速占领了市场,但到2025年年中,伴随着竞对纷纷放大招,整体的月活已经断崖式下降。
据QuestMobile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,Kimi月活仅1830万,远远不如DeepSeek(19361万)、豆包(11597万)等。但AppMall认为,Kimi在文档分析方面仍然具备优势,这也是早期它能够被用户迅速接受的最大因素。

纵使Kimi现在大模型竞赛中告别了领先地位,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仍然可以用好它的长板,来为我们在数据分析方面的需求(无论是报告解读、文档摘要、表格拉取等等),来做加持。
3.武功秘籍:混合使用
那么,怎么才能更为高效、精准地使用Chatbot呢?
一方面,我们首先应该从需求出发,用AI的长处,比如需要复杂问题推理就找Qwen3,需要视觉识别分析就首选GLM。另一方面,则是可以考虑小规模横向比对机制——
就像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本次访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自己主要使用OpenAI(ChatGPT)、Gemini Pro、Claude和Perplexity这四个AI工具。“我通常会同时向它们提出相同问题,通过比较不同AI的回答来获得更全面的见解。”
事实上,这种多AI工具交错、协同使用的方式,比如同一个问题抛给GLM和DeepSeek,也早已成为AI领域中深度用户的首选。
因为它不仅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全面的视角(比如一个忽略、但另一个提出了某个思考方向),且交叉校验程度也更高(尤其是在数学计算等存在标准答案的领域),以防AI出现幻觉,在重要问题上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。
怎么样?是不是已经掌握了用好Chatbot的武功秘籍?快来appmall.ai亲身体验吧,仅需低至2.3元/小时的优惠价格,不止Chatbot,还可以一站式在线灵活使用AI换脸、AI绘图、AI视频、AI语音、AI工具等40+全球潮流应用,玩转AI冲浪就等你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