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用AI来辅助公文写作,不少体制内人士或者考公党都会非常头疼,直呼“AI写的东西,根本用不了”。但事实是,在公文写作场景下,很多人并不真的“会用AI”。今天就来聊一聊,怎么把AI用出“开挂神器”的感觉。
先决定:用哪款AI工具?

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大语言模型都可以,比较推荐DeepSeek,目前其R1版本已经上线appmall.ai,具有轻量、快速、便捷等特点,长期稳居“安装榜”No.1的位置。
DeepSeek的深度思考算是一个特色,通过展现思考的过程,也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控最终生成的公文的质量。
再思考:AI扮演什么角色?
首先必须明确的是:AI永远不是“脑替”,而应该是“助手”。你必须自己懂公文,才能用好AI写出好公文。
它的优势是擅长结构化输出,是写格式合规、文风正式的“八股文”的好手,可以为我们解决灵感枯竭、资料筛选、素材搜索的宝贵时间和精力,但是最终审核、润色还得靠自己,这才是安全、高效、靠谱的使用方法。
划重点:提示+拆分=好公文
很多人用AI,直接就随手发“帮我写一篇汇报材料”,需求非常虚无缥缈,AI只能随机发挥,结果就是用不了。使用大语言模型的核心,在于“提示”,也就是把自己的需求精准地转化为一段完整的提示词,AI才能交付符合我们心意和预期的成果物。
下面就来看看实操层面:
第一步,是人工先确定公文的类型、面向对象、语言重点。比如,面向上级领导,一般是请示、汇报;面向平级单位,则是普通的函或复函;面向下级单位,通常是通知或者要求。
第二步,则是根据实际需求,给AI投喂完整的提示词,比如:
1.任务:严格按照下面给出的公文写作要求,帮我写一篇格式规范、表达精准的公文。
2.指定参考材料:(如果有参考材料,可以发附件或者链接给AI。)
3.题目《关于在集团及分子公司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》,不超过800字。
4.行文风格:语言应通俗易懂、接地气,必要时加入具体举措、案例或解释说明,增强操作性与传达效果。
5.写作规范:请全网搜索相关支持材料,要求材料时效性强、来源权威、引用信息真实。撰写完成后,需标注:所使用的全部参考资料清单,包括资料标题、发布日期、来源平台。

第三步,则是从头到尾仔细核对、检查AI的成文,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:(1)AI幻觉,虚构内容胡说八道;(2)AI采取了一些“假大空”文字,和主题相关度不高,或者过于啰嗦,那么就需要精简;(3)开头和结尾是否符合公文的要求,比如向领导请示汇报,那么结尾一定要写敬语,否则就是低级错误。
还在等什么,快用DeepSeek为自己打造AI公文写作助手吧~